张小军:探寻文明之魂 守护文物在路上
来源: 原创
作者: 侯富军
发布时间: 2024-10-08 20:45:30 70012次浏览
(本网10月7日讯),张小军来到中国传统古村落通义村,查看山西省最大的申明亭破落现状,这是他这个国庆节连续6天行走在志愿文保路上。发布时间: 2024-10-08 20:45:30 70012次浏览

2015年沁水县嘉峰镇成立“沁河义工组织”让他从此踏上了志愿之路。
在做志愿路上,他看到周边村庄古建筑数量庞大,里面有很多的精美建筑、面临倒塌,岌岌可危,心里就有一种想法一定要努力将这些文物保护下去!
2018年初他结识了“长治市文保志愿者服务中心”主任何艳军,后来和他们在长治境内走访古建,呼吁撑伞,从中看到了曙光……
从长治回来后张小军就空闲之余买书籍、找古建老师,不断加强和武装自己对古建筑方面的知识。先后走访了阳城县町店镇苏家岭村“关帝庙”;沁水县嘉峰镇秦庄村的“汤帝庙”;郑村镇“老母庵”;郑村镇许村“汤王庙”(市保);郑庄镇西谷堆村三普点“千手观音”摩崖造像;柿庄镇贤房“摩崖石刻”群;沁水县涧河“五龙宫”溶洞等。
2020年5月18日张小军一行三人来到嘉峰镇秦庄村“汤帝庙”看捐款碑,不经意中他发现对面白灰墙有一处很奇怪的地方,用树枝轻轻划拉了几下就出现了“至正元年”字样,用水清洗后发现是一块募捐碑,佐证了秦庄村没有秦姓一说。2024年8月10日张小军又在修缮正殿中清理出来的一套石门框上发现“旹承安四年”年号,使“汤帝庙”建造年代又提前了142年。
2022年9月24日“晋城市文物保护志愿者协会”成立,张小军成为了一名民间文物保护志愿者。从此,张小军开始潜心研究历史文化,他深深地感受到,真正的财富不是金钱,而是藏在历史长河中的文化瑰宝。更唤醒了他内心对历史和文化的敬畏。
2022年10月至2024年9月16日张小军走访了沁水县中村镇涧河丹坪寨宋金遗址、丹阳山“玄真洞”;沁水县土沃乡“羊茹大庙”;在沁水郑庄镇吕村发现北齐“武平七年”摩崖石刻;在沁水县西峪村“流水寺”巡查,发现早期(宋金)或更早风格“佛塔”;在十里塔沟又巡查到“万寿寺”遗存金元风格“佛塔”内有壁画,可惜地宫被盗。
2023年11月21日在沁水县郑庄乡潘街村拆迁现场发现喜安碑多半块,背面“天顺永昌元年”、正面“天顺国永昌元年”,内容很有历史价值,自掏200多元钱购回,等待捐赠。
2024年8月14日,一朋友说范凹村庙里有壁画挺好的,张小军专程去了一趟,庙内荆棘丛生,东厢房:三面墙体满画,西厢房:塌毁严重只剩一面墙体有壁画,年份大概“大清道光年间”,内容为生活场景,以“婴戏图”为主,现场保护代价大,环境也不允许,目前正在和协会沟通找有关部门看以揭取方式保护。
9月,在武安村中“汤帝行宫”楼层板塌了一个窟窿,发现有精美的壁画。
2024年走访沁水境内发现了一二十颗古树未挂牌保护。等……
值得庆幸的是,经过他多年的不断呼吁和奔走,部分文保得到了保护。
2023年3月19日,原晋城市副市长赵雪梅、晋城市文保志愿协会王国瑞会长特意来到“汤帝庙”走访,在他们的帮助下“汤帝庙”历时七个月修缮,一座具有金元风格的古建筑保住了。
2023年4月张小军又在端氏镇双塘村曲泽自然村发现一座“黑虎庙”,山门石柱和正殿前檐具有金代特征,得到市文保志愿者协会支持,启动“爱乡宝”募捐到一万多元的撑伞资金,“黑虎庙”得以妥善保护。
